郑红专、赵林珍夫妇是中国轧钢界有名的专利申报大户,他们创建的郑州拓普轧制有限公司,有17项专利先后在20多个国家进行了申报。这些年,他们为办理专利代理时,经常在北京和郑州间奔波。省知识产权局领导问他们:为啥不在郑州进行申报?赵林珍笑笑,说:“郑州的不专业。” 不久前,全国专利代理资格考试报名活动刚刚结束,我省有100多人报名。尽管这已是历史最高的数字,但与北京的三四千人相比,这还是个小数字。 是什么限制了河南专利代理行业的发展?
观点一 限价不利行业发展 “河南专利代理相对落后的原因有很多,专利代理限价是一个重要因素。”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公司刘芳说。 刘芳是知识产权界的资深人士,2004年她曾负责国家重点项目“国家标准中涉及专利的管理办法”制定,也是这个“办法”的执笔人。刘芳所指的专利代理限价,指我省物价局2005年发文规定,我省专利代理每件限价1800元。 知识产权代理是一个新兴行业,主要为中外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法律服务,专利代理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好技术并不等于好专利。”刘芳说,“专利代理是知识产权的法律化。” 在业界有一个说法,从事专利代理的人是“准金领”,从事这个行业的人月薪最低8000元。“这个数字在河南是天方夜谭!”我省一位业内人士这样说。 这位业内人士认为,省物价局的出发点是好的,想控制一下价格,促进行业发展,但专利代理是一项情况非常复杂的工作,绝不能用限价给框死。“一项纸杯的发明与一项复杂的生物工程发明,进行专利申报时复杂程度相差甚远,怎么都限到1800元?” 刘芳认为,限价忽视了专利代理背后复杂的智力活动,过低的收入把不少高层次专业人才挡在了门外,也让北京等地代理公司设立分支机构时望而却步。“比如说,郑州有通信专业、生物工程专业研究生从事专利代理业务吗?”这些,导致郑州专利代理公司在某些领域显得不够专业,也让郑红专、赵林珍舍近求远跑到北京。 观点二 限价规范了行业发展 “专利代理限价是参考周边省份的情况后制定的,也是规范我省知识产权代理的一项措施。”省知识产权局专利代办处处长吴灯展说。省知识产权局是专利代理业务的指定管理机构。 “河南有河南的省情,过高的价格会影响专利发明人进行申报,也不利于知识产权的发展。”至于说郑州专利代理机构是否专业的问题,吴灯展说:“河南的专利代理人员和北京、上海业内同行,一样过关斩将,一样通过了国家专利代理资格考试。” 据吴灯展介绍,我省现在有13家知识产权代办机构,其中中国商标事务所和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在郑州设有办事处,省内有权代理专利代理业务的机构有11家,其中7家在郑州,另外4家在洛阳、安阳、新乡、南阳。郑州的公司还在开封等地设有分支机构。目前,我省有代理资格的人已经超过100人。 最近一些事件,让专利代理显得更加重要:菲利浦公司DVD专利技术近年连续受到质疑:已经无效的专利技术,凭什么在中国收费那么高?而这几年郑州拓普轧制公司的经历也给我省很多企业一个警示。负责技术的核心人员离开后,带走了很多商业机密,成了企业最大的竞争对手。经过此事后郑州拓普公司专利意识大大加强,现在产品或设备要到哪个国家和地区之前,拓普公司就先到这个地区申请专利保护。宇通公司的客车卖到非洲后,在非洲的专利保护也成了它的重要课题。 正是由于郑州拓普、宇通、许继这样知识产权密集的公司,让同立钧成公司、中国商标事务所克服障碍,到我省设立办事处。也正是由于自主创新突出的企业的发展,让专利代理行业被称为朝阳行业。一位业内人士建议:为了行业的发展,能不能借鉴北京等地的经验,把限价改为指导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