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本报23日9版刊发了《马桶上想出专利两千万元卖泰国》后,连日来,市内外数十发明人打进本报热线,欲通过本报寻求有效的专利转让途径。记者昨日从市专利局获悉,我市首个官方专利交易平台即将破冰,届时,发明人可通过该平台为自身专利找到归宿。
渝中区的包先生已70高龄,曾是一大型工业厂矿“台虎钳”(机械制造中所用的一种钳子)改造方面的专家,为工业用具“台虎钳”制订了使用标准,并受到国家有关部门认
可。现自研究出一种快速“台虎钳”,并申请了国家专利,现打算转让专利权,苦于没有相关的交易渠道。
南川市发明人兰先生手中也有一民用水泥管的发明专利,一直无法出手;沙坪坝区的唐先生和北碚区的王先生分别都有啤酒、汽车喷刷清洁器、多功能清洁器专利在手,期待买家。
在获知陈仪清成功将专利卖到国外后,这些发明人都想通过陈仪清找到专利转让的有效渠道。“我们不是怕专利卖不出去,我们是不敢相信中介公司。”数十发明人都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不论是包先生还是王先生,在他们的发明专利得到国家认可后,都接到了来自北京等专利中介公司的电话和信件,欲替其转让专利,王先生称,他已接到100多封邀请函,要求合作的前提是先交钱。由于害怕上当受骗,这些发明人只好将专利养在“闺”中等待机会。
事实上,在发明人陈仪清欲建立民间的发明专利交易平台之时,我市相关部门已在专利交易方面有所动作,市专利局协调处夏处长介绍,近日,我市汽车 摩托车 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成立,该中心在办理汽车摩托车知识产权交易的同时,其他领域的发明专利也可通过该平台免费发布专利信息。
专利局透露,经国家专利局许可,我市还将建立一个专门的发明专利网上交易平台,方便发明人对专利及时进行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