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菜悬浮丝状体细胞促熟装置及方法”获发明专利授权 |
发布时间:2006/9/26 11:09:09 来源:海洋研究所 浏览次数:337 |
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费修绠研究员等完成的“紫菜悬浮丝状体细胞促熟装置及方法”, 9月6日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紫菜的采苗如同陆地农作物的播种,具有极强的季节性。由于在室内培养的紫菜悬浮丝状体细胞一般很难自然达到成熟并放散壳孢子,到了采苗季节只能产生少量的壳孢子,不能满足生产需求,严重影响采苗生产的正常运行。该发明针对紫菜悬浮丝状体细胞育苗成功率低,制约紫菜栽培业发展的实际问题,研究发明并提供了一种能提高采苗成功率的紫菜悬浮丝状体细胞促熟装置及方法,在适宜的采苗季节可以用它将悬浮培养的细胞在短期内大量促熟,产出具有正常附着萌发能力的壳孢子用于采苗。该发明装置由冲水袋、溢水机、水泵和回水槽四部分组成,在每个冲水袋中放入150—450克接近成熟的紫菜丝状体细胞,每天傍晚开动潜水泵使细胞在袋内水体中处于不断翻滚的状态,凌晨结束冲水。经过2—4个夜晚的冲水,细胞即进入成熟放散状态,可以继续维持3—10天甚至更长的时间,大量产出具有正常附着萌发能力的壳孢子,可满足紫菜悬浮丝状体细胞育苗的需要。 与一般的紫菜丝状体培养方法相比,该发明具有如下优点:一是该发明采用的冲水条件能够促使人工培养的悬浮丝状体迅速成熟,产生放散孢子的效果明显。冲水两天后每克细胞放散孢子量即达661万,随后10天内,每克细胞累计放散孢子的总量可达到3100万;而维持在一般培养条件下同样的细胞则完全不放散。二是该发明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易于安装。一套装置可供1—3公顷紫菜育苗之需,并可根据需要放大或缩小冲水袋,配以合适的水流;也可安设多套装置满足大量采苗的需要。
|
|
|
|